万盛之夜
偶尔,一弯残月在云层缝隙中游弋,淡淡的,若有若无。
空旷的子如广场,入夜后,显得十分狭窄。没有强烈的灯照,稀稀疏疏的彩光,将广场朦胧在夜空之下。
吃过晚饭,收拾完家务,部分市民陆续来到广场。
花台旁,或坐或立,三五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也不知他们在聊些什么。只有开心的笑声,流露出心中的惬意。
周边,男女老少,款款而行。没有目的,随心信步。遇到熟人,笑笑,点点头,继续悠闲。淘气的小孩子们不停地穿梭于人缝之间。不小心撞在大人身上,先是瞪大眼睛,愣头愣脑地盯着对方,见只是轻轻笑笑,于是拔脚继续他们的“森林”之旅。
广场中心,街舞爱好者,照常自觉排成行列,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着心中的快乐,释放出生活的甜蜜。举手投足,充满美感。
广场因纪念重庆巨商、著名企业家、慈善家和爱国知名人士刘子如而得名。
刘子如创办孤儿院和筹钱筹物支持抗战的善举受到了林森、冯玉祥、孔祥熙、刘湘、文幼章等社会名流及新四军军长陈毅的高度赞扬。国民政府亦曾颁发“服务前线,卓著成绩”的奖状对其表彰。作为万盛辖区走出的重庆历史名人,在广场旁边还建有他的纪念馆。
夜色加深。孝子河畔,柔弱的柳枝垂于似流非流的河水之上,宛然少女临溪而浴。
落成不久的万盛体育馆正门前,硕大的羽毛球造型立在紫红色的座基上。环体育馆的草油路大道边的路灯,灯柱为羽毛球拍造型,灯罩为羽毛球造型。柔和的灯光,让白净的灯罩更加温润。
万盛是中国羽毛球之乡。上世纪六十年代,泰国归国华侨唐勇,建立了万盛第一支职工业余羽毛球队,至此羽毛球在万盛扎下了根。
1985年,唐勇率领万盛业余羽毛球队赴河北唐山参加全国煤炭系统羽毛球比赛,将男女团体冠军以及男单亚军收入囊中。一鸣惊人。
1989年夏天,唐勇又率领他的业余羽毛球队,代表重庆市远赴法国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专业队比赛。最终周渝获得女子单打亚军,周渝/李渝兰、刘庆东/周渝荣获女双、混双第二名,刘庆东/江玉忠、罗旭光/江玉忠荣获男双和混双第三名。
奇迹呀!
近四十年来,万盛向上级专业羽毛球队输送了35名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其中有张亚雯、皮红艳等世界级羽坛明星以及现役国家羽毛球队副总教练、男单主教练钟波。他们都是万盛的骄傲。
新建成的万盛体育馆像一艘远洋巨轮,静静的停泊在孝子河畔,随时将拔锚起航,驶出重庆,驶向世界。
夜色越来越浓,那弯残月在西边天际若隐若现。万盛公园里,几座红色六角亭,掩映于荫翳的树林之中,秋虫叽鸣,幽深而宁静。
立于天梯平台,脚下,竹叶摇曳。举目而望,万盛小城平静地躺卧在隐约可见的四围小山的怀抱里。由近而远的红色,橘色,蓝色,绿色,白色,或流光溢彩,或星星点点。既像一个多彩的梦,又似一段古老的童话,清晰而依稀。
霜气已浓,水泥栏杆更加冰凉,心里亦感觉有了丝丝冷意。
突然,小提琴独奏曲《梁祝》,随着城市里的灯光,飘渺而来,荡漾于四周。优美的旋律,将人带入沉思。(蒋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