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万盛文明网|[重庆合川]实施“德润合川”战略打造重庆人文道德高地
主页 > 它山之石
[重庆合川]实施“德润合川”战略打造重庆人文道德高地
    admin  点击:8907

实施“德润合川”战略打造重庆人文道德高地

——合川区实施“德润合川”战略工作小结

 

合川区把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挖掘和发扬特有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实施“德润合川”战略,以开展德润理念入脑工程、德润实践净心工程、德润成效靓眼工程“三大工程”为抓手,着力建设清新的从政文化、平实的为民文化、健康的经商文化“三种文化”,打造新时代重庆的人文道德高地,开辟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径。自战略实施以来,全区在树立德润理念上动脑筋,在推动德润实践上下功夫,在展现德润成效上做文章,为实施“德润合川”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突出主题,精心谋划,德润理念入脑植心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把区委提出的“德润合川”战略变为现实,在思想认识上解决好“为什么”的问题,无疑是第一位的任务。近年来,围绕德润宣传“五个一”,全力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结合的立体化宣传格局,促使了德润理念入脑植心,凝聚了建设德润合川动力。

(一)精心制作一批宣传品。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万余份,悬挂宣传标语5200余幅,倡导全区人民共建德润合川;公开出版发行《德润合川——市民修养道德读本》5000册;编印《德润合川简明读本》7辑7万册、《德润合川经典》18辑150000册、《德润合川台历》3000本、《德润故事》3000册,小巧袖珍、内容丰富,成为了广大干部群众随身携带、经常翻阅的“掌中宝”。编辑完成《合川论丛2011》,制作了以“德润合川”为主题的书签20000张、标志牌5000块、宣传画2000张、经典墙500余块。播放公益宣传片及专题片2000余场次,使“德润合川”战略深入人心。

(二)全力打造一批专栏专版。通过航空载体、户外广告、手机、网络和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宣传“德润合川”,推出一批专题、系列报道。在人民网推出了“德润合川”宣传专题,在合川论坛开展了“德润合川大家谈”互动交流活动;在《合川日报》及合川新闻网的重要版面开设“德润合川·动态追踪”、“德润合川·读点经典”、“江城学苑”、“论合川精神”等栏目,共计发稿1100多篇(幅);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开通了“合川直博”、“江城合川”两个德润合川的官方微博,粉丝已达26000余人。目前,已发布各类微博200多条;在合川电视台开设“红色经典”、“德润故事”等栏目,共播出“德润合川”新闻1500多条次;同时对“德润合川”的大型活动全程跟踪报道,编辑制作后在《都市时空》栏目播出;在手机报设立“德润合川·箴言”,已编发德润箴言400余期次。引导广大市民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不断提高市民道德素养。

(三)创新策划一批主题活动。一是开展了“服务百姓我快乐”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清新从政文化建设。开展了“德润合川一日行”、送文化三江行、“德润合川”大宣讲、“十大清新从机关”评选、“百名干部之星”评选等活动,努力塑造干部队伍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二是开展了“遵守公德我荣耀”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平实的为民文化建设。开展了“点亮城市美德之光”网友系列谈、“德润合川”原创箴言大赛、“我爱晒经典”校园擂台赛、“交通文明”行动、“青少年成长关爱”行动、“感动合川人物”、“十大尊老模范”、“十大爱幼模范”评选等活动,让市民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是开展了“回报社会我自豪”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健康的经商文化建设。开展了诚信一条街建设、“十大爱心企业”、“十大风云合商”评选等活动,培育企业文化品牌,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积极回报社会。

(四)深度推出一批研究成果。任何一项工作,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深度挖掘“德润合川”战略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基础上,撰写了解读文章《“德润合川”:一个全新的概念》、《实施德润合川战略建设清新的从政文化》、《实施德润合川战略建设平实的为民文化》、《实施德润合川战略建设健康的经商文化》,形成了调研报告《实施德润合川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合川精神培育的调研报告》与《德润合川: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之举》、《再议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方位》、《建设幸福城市的思考》等理论成果,为“德润合川”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五)全力推进弘扬一种精神。在区级媒体刊登播出了“合川精神”评选形成过程,开设了“论合川精神”、“专家点评合川精神”、“合川精神片花”等系列专题专栏,举办了“合川精神”网络访谈,通过文艺表演、主题活动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举办了“合川精神”论坛之“路翎与合川”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全国各地的37位文学专家、学者、教授就路翎文学精神与“合川精神”的密切关系作了共同探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坚韧不拔、创新求变、奋勇争先”的合川精神已成为激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合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抓住核心,三种文化,德润实践净心导行

在推进德润合川战略的进程,牢牢以“三种文化”建设为核心,坚持公心为民、爱心服务、孝心奉亲、诚心经商,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积蓄了建设德润合川热情。

(一)加强官德修养,优化从政行为,建设清新的从政文化。从“树立先进从政理念、培养高尚从政道德、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实施法制建设工程”着手,开展优化政风的行动。一是开展“作风建设拉力赛”。倡导“简单生活,快乐工作”。在全区各级机关,以“团结、服务、高效、透明、奉献”为标准、倡导“为事业奉献、为群众奉献、为社会奉献”,争创“五城联创五好机关”,开展“人民好公仆”、“历练作风·关注民生”、“创先争优”系列活动,在重庆市首开先河,由群众打分评选最佳和最差公务员,满意率未达50%将被调整岗位。评选了“干部之星”、“十大清新从政机关”,参评率达到了100%。依法行政,加强效能建设,向镇街下放权项144项。二是推行“干部为民进农家,群众议事进机关”。建立“联镇访村入户”制度,区领导定期到基层解决问题。全区党员干部“大下访”和“三进三同”春季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出“市民月”,开展“市民看机关、问领导、评机关、谈发展”四大活动。在重庆区县中率先推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展区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网上访谈”活动30余期,定期在线向市民发布和回答关心的热难点问题。三是打造“村(居)民情会所”。结合“三项活动”,以“交流民情、服务民生、温暖民心”为目的,在全区各村(社区)大力推行了党组织班子成员定期接待、全面走访、限期反馈。“村(居)民情会所”成为了党委政府与百姓的沟通桥梁。每年组织开展“村(居)民开放日”活动120余场次,参与群众累计150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56000余份,及时受理并妥善解决群众意见、建议及诉求。四是开展德润合川“五送”活动,以“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送温暖”为主要内容,为百姓提供科技咨询、免费就诊、药具发放、农机演示、法律维权等服务。南津街的导引服务,区国税局的“纳税服务邮箱”,工业园区的“项目秘书服务制”,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办事。

(二)加强道德修养,培育利他品质,建设平实的为民文化。从“培育弘扬合川精神、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创建幸福温馨家园、打造和谐文明校园”着手,开展淳化民风的行动。一是深入开展爱心服务行动组建了德润合川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五老”网吧监督员志愿者队伍等100支志愿者队伍,并登记造册,加强管理,广泛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建起关爱空巢老人的“爱心铃”。二是探索爱心超市的运作模式。在南津街街道东津沱社区、合阳城街道较场坝社区开展慈善爱心超市试点建设工作,设立爱心服务站、信息部、志愿部、货物部,探索建立“爱心积分卡”制度;南津街望江楼社区“爱心超市”率先推出了“爱心银行”,发行爱心公益服务银行储蓄卡,以记载爱心人士参加公益服务的行为。三是成立“德润合川爱心基金”。截止目前,共接收来至各单位、部门、企事业及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合计3355.79万元,其中实到1681.06万元,认捐1674.73万元。发放救助款512万余元,救助困难群众1.9万余人。四是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各学校中开展了以感恩祖国、父母、老师、同学、社会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评选“五心四好”少年,白鹿小学被评为重庆市“五心四好”教育示范点。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系列活动。追思英烈,传承文化,被重庆市文明委评为2011年“我们的节日”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张轩副书记来合主持召开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现场会,推广合川经验。五是“唱读讲传”走进千家万户。创新开展了“我爱秀红歌”家庭PK赛,比照星光大道模式产生周冠军、月冠军及年度总冠军,参赛者以社会最小细胞——家庭为单位,得到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同志的批示推广。举办了“德润合川·江城大舞台”专场演出100余场。举行了“春联进万家”暨春联游园活动,“天天红歌会”在重庆卫视播出一个星期。全区10个单位被评为重庆市首批“唱读讲传”示范基地。2011年以来,全区唱红歌894场,参与人次达74万人次。六是德润教育深入基层。2011年,开展了“三进三同”春季行动“德润合川·唱读讲传”集中活动,在全区331个村、56个社区全面铺开。全区3500多名各级机关干部与数十个文艺团队、社会组织全面联动,近30万群众直接参与到了活动中来。组织经典诵读活动876场次,参与群众29万人次;开展广场故事会838场,听众达51万人次。发放了《讲故事》、《红故事》、《红段子》等书刊3000余册。

(三)加强商德修养,宏扬商道精神,建设健康的经商文化。从“开展城市守信教育、践行诚信合作诺言、培育诚信惠民文化”着手,开展净化商风的行动。一是在开展诚信教育上下功夫。建立企业信用供求机制,推行企业与律师、会计师、监理工程师、金融产品营销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经常性开展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发放《诚信经营倡议书》,进一步提高了经营业主的道德观念和服务水平,树立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二是在商业规范上做文章。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精心打造久长路步行街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经营者店堂内悬挂统一制作的《公示栏》,主要内容包括有经营者签名的《诚实守信承诺书》、“12315温馨提示”、监管干部的监管职责、照片、电话和经营者营业执照;在久长路社区内设置了一个“12315”投诉站;开展了“诚信经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规范广告发布,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在打造先进典型上树榜样。组织企业开展了“不当土财主、争当高尚人”活动,在全区各商业企业和经营者中,以“质量令人放心、价格令人放心、服务令人放心”为标准,评选了“市民放心店”。自2010以来,持续开展了“十大公益爱心企业”、“十大风云合商”的评选。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大力营造遵纪守法、诚实创业的经商文化。

三、固化载体,丰富活动,德润成效靓眼彰美

德润合川战略实施以来,在固化载体、活动张扬和打造文化精品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推动了德润合川深入开展。

    (一)通过固化载体显成效。一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强力推进。完成了小广播区级前端和30个镇级前端建设,安装完成了3300套终端设备,实现了全区广播村村响。新建了2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6个综合文化站、159家农家书屋。启动了“种文化”试点工程,与涉外商贸学院艺术学院合作,在文化馆建立了全市首个“馆院合作”学生实习基地。建立了3个基层辅导点,培训文艺骨干100名,对全区近160名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获全国最佳风采奖。二是在网络建设上强力推进。在全市首推网络发言人制度,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180人,目前已收集、发布德润合川建设网络评论员文章300多篇,网络跟帖6000余个。网络工作经验获张轩副书记批示全市推广,《人民日报》刊载。依托新华网重庆频道、人民网重庆视窗、华龙网、今日合川等区内外网站,开辟专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图文并茂地宣传德润合川。三是在讲堂建设上强力推进。创新举办“我为理论普及献一课”竞赛,开展“理论普及进基层”活动,千名宣讲能手参与“五级联动大宣讲”,科学理论传遍千家万户;创建“江城学苑”学习品牌,邀请张召忠等知名专家来合讲学,打造“名家讲坛”;区委书记王作安受中宣部邀请,参加“百位市县书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网上谈”,合川经验在全国交流。

(二)通过活动张扬显成效。一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德润合川·江城大舞台”为平台,组织开展了“三下乡”慰问演出、社区文化艺术节、“德汇三江”唱读讲传精品节目展演、市第二届社区红色歌曲合唱比赛、渝西片区半决赛、上海世博会合川宣传周活动等大型文艺演出100多场,组织镇街开展腰鼓舞、舞狮、唱红歌等系列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展示群众自编自演的歌舞、戏曲、小品、器乐、民间绝活等节目2000个,参加演员3000多人,实现了周周有群众活动、月月有主题演出。二是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打响了“五城联创”城市管理攻坚战役,开展“创建文明城区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余万份和问卷2000余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等活动。盲人兄弟抚养弃婴的故事感动中国,得到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亲笔批示,盲人爸爸赵光富获得“2011年感动中国”提名奖。以“1+1构建和谐新农村、2+1共建幸福新农家、3+1培育文明新农民”为抓手,深入开展城乡文明同创共建活动。文明单位与村结成共建对子331对,文明科室(班组)或文明小区(楼院)与农户结成共建对子1522对,党政机关干部、技术型人才、社会成功人士与农民结成共建对子13749对。促进了城乡文明大发展、共繁荣。三是德润故事会活动有序推进。创新开展“我爱炫故事”院坝故事汇。创作、整理、发掘本地优秀故事54个,有8个被市级以上媒体刊播,3个被市故事办选用。组织评书故事员在滨江路、文化艺术中心广场等人群聚集地点开设精彩的大众故事会,每周举行2场、每场1小时,讲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吸引身边的百姓参与互动。讲故事节目《雷锋》参加第四届重庆读书月“红书回放”竞赛活动获二等奖。

(三)打造文化精品显成效。一是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精心培育钓鱼城、龙舟、儿童画、陶行知、刘文学品牌。钓鱼城遗址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国家考古大遗址保护项目;举办了区美术创作基地绘画作品现场比赛暨儿童画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发了儿童画产品;参加亚洲少儿绘画邀请展获金奖3个、银奖7个、铜奖11个;参加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获优胜奖;在第十三届全国当代摄影艺术邀请赛获银奖2个、优秀奖2个;获第十五届重庆市美术、书法、摄影展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4个;收集整理陶行知史料,发挥了陶行知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完成刘文学墓园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材料。加强特色文化建设,久长街小学荣获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是文艺创作成果丰富。《卢作孚》电视剧已完成拍摄,即将播出。新创作舞蹈《无愧于壮丽的人生》、《吉祥颂》,民俗文艺表演《说媒》,音诗画《我们的清明》等14个文艺精品,创作的《红包白条》、《为人民办事》参加“中华颂”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赛分获二等奖、三等奖;参加市级文艺比赛获奖13项,其中:原创作品《大田薅秧爱唱歌》、《山螺蛳,请出来》在市第四届乡村文艺汇演中分别获声乐类一等奖、舞蹈类三等奖。选送的《起爆之前》在市第二届小品大赛中获二等奖。选送的诗歌《亲人与乡土》获得第十九届“文化杯”全国鲁藜诗歌奖。摄影作品《齐心协力》、《生命的呼唤》参加市第十四届三峡艺术摄影作品展荣获二等奖。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办: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万盛经开区宣传文化中心    邮编:400800
备案号:渝ICP备12001144号-17

渝公网安备 500110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