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探索走出特色文明之路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立市,被誉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1956年建市,市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74.21万,是铜产业高度发达的工业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节点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试点城市。截至2012年底,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3019.46公顷,绿地率为43.65%,绿化覆盖率为45.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5平方米,基本建成了“显山露水、连水成湖、明珠荟萃、城郊一体”的城市山水园林体系。“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市”实至名归。
皖江第一桥收费站上贴有公益广告
行走在古铜都街头,随处可见这些传递着正能量的公益广告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扮靓铜陵街头
铜文化园位于市行政大楼正前方,属天井湖公园东湖景区,总面积11万平米,工程主体部分于2005年9月底完成。广场中央分列八根石柱象征铜陵“八宝俱全”。铜文化园的建成,既能满足集会、庆典、表演等行政、文化活动需要,又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外地游客来铜休闲、游览、观光的需要,成为表达铜陵城市形象、具有鲜明铜文化特色的生态型广场。
可爱的小朋友正在和喷泉嬉戏
对于铜陵而言,铜是重要的经济符号,也是重要的城市符号和文化符号。铜陵市将中国(铜陵)国际铜雕艺术展征集的部分作品摆放在铜雕塑园内展示,共70余件。图为《老鹰抓小鸡》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儿童游戏,它曾伴随许多人度过美好的童年。
铜都大道两侧,镌刻了六幅巨大的铜浮雕,这六幅浮雕,再现了中国古铜都的采矿史,展现了铜陵厚重古朴的铜文化之魂
便民自行车提倡环保
9月2日,蓝天白云下的铜陵市福景东方城小区美如画。该小区是立新铜矿棚户区经过改造建设起来的,昔日连片的脏乱差低矮平房,现已成为百姓的宜居地。“现在住的比以前舒服了,生活便利干净漂亮了”73岁的刘丛芳告诉记者,改造之前,他们家10口人挤在60平米的平房里,现在她一个人就住68平米的小高层。刘奶奶其实只是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铜陵市继续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建设,全年将实现新开工14127户,基本建成8035户的目标,切实改善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阳光社区积极发动社区居民、党员、楼栋长、网格员及辖区单位,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对征集的好人好事,社区及时召开“‘阳光故事会’—讲述身边好人”活动,由发现者讲述好人故事,由参加者现场投票,选出身边的好人,予以奖励。截止今年6月份,共评出“铜陵好人”121人,41人当选“中国好人”。铜陵“中国好人”百万人口当选率走在全国前列。
阳光社区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巡讲报告会、博客、阳光故事会等形式宣传好人事迹,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开展好人评选活动
铜陵县西联乡犁桥村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
铜陵县西联乡犁桥村村口左侧是一副手绘的文化图
微动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就地处理了犁桥村142户人家的生活污水
“以前没事的时候只能在家看看电视,现在有了这些健身器材,我们这些村民都会出来边锻炼身体边聊聊家常”西联乡犁桥村星级文明户朱小梅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户户房屋墙面上都有诗词书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墙”
该房主人在建房时,考虑他人出行方便,将原计划中的“直角墙”改建为“圆弧墙”,这不起眼的一改,该出了人性内在的善良品格,该出了村民新的精神风貌,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圆弧墙”为“和谐墙”。
为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美好乡村建设,铜陵县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道德信贷金卡”工程。“十星”包括道德星、法纪星、信用星、卫生星、致富星、计生星、奉献星、科教星、文体星、生态星。“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实行基础星制,只有先获得道德星、法纪星、信用星三颗基础星后,才能评选其他星。“十星级文明户”评比须通过自愿申报、群众评议、村两委审查、张榜公示、县乡审核等程序,由铜陵县文明办对“十星级文明户”进行统一命名并授牌。农户在获得“十星级文明户”后,皖江农村商业银行将按程序、标准,选择对“十星级文明户”发放道德信贷金卡,农户可凭金卡到银行办理2至10万元的优惠贷款。
在西联乡,除邀请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外,还增加了念劝善词、行遵德礼仪等环节传递文明礼仪
铜陵好人带头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