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万盛文明网|春节习俗中的孝道
主页 > 我们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
春节习俗中的孝道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说    lch  点击:9350

拜年: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行礼、送祝福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新年祭祖: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思想

 除夕之夜,农历新年伴着子夜的钟声到来。在新年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祭祖,这一礼仪,有的地方称之为“拜家堂”,因为祖宗是称为“家亲”而不是称为神的。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进行。有的地方,家家户户在堂屋中悬挂祖先画像,但多数地区是供着祖先的牌位。除夕子夜前后,开门放鞭炮之前,祭祖的活动便开始了。祖先的牌位前摆好美酒佳肴、时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点燃香纸蜡烛后,家长率子孙行叩祭礼。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儿添丁,小到生活怎样等。

 民间将祭祖推为新年第一要事,是延续宗族和家庭香火的重要礼仪。祭品相当讲究,不可用鳝鱼做祭品,因鳝鱼是尖尾巴,形状为渐渐细小下去的,俗以为是“绝尾巴”。“绝尾巴”在百姓的心目中是绝后没子孙的意思,所以,拜飨祖宗不可用鳝鱼。茄子,俗称“吊杀鬼”,也是祭祀禁用的。新年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诸事顺意,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思想。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办: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万盛经开区宣传文化中心    邮编:400800
备案号:渝ICP备12001144号-17

渝公网安备 50011002000143号